?

幼兒園老師如何引導幼兒獨立思考

2019-06-04 08:48:18 admin
現行標準幼兒園活動中提出問題具有一個很大難題,即幼兒教師的提問設計多數為自己活動主題目標的知識、能力來服務,缺少對幼兒情感的回應。有的幼兒教師急于引領幼兒進入自己的思路,往往忽略并禁錮了孩子本身的思維發展,不僅不能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反而事倍功半。那么,如何優化幼兒園教師的提問,進而引導幼兒獨立思考?
方案一:直切主題法
老師在提問時,要直切本次活動的主題,幫助幼兒找到問題的核心點。這就要求幼兒教師提問前心中不僅裝有大目標,而且能按照幼兒的反應再次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小目標。
如在進行小班語言活動“好餓的小蛇”時,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去找蘋果,可以這樣提問:“蘋果怎么不見了?蘋果在哪呢?”這些提問不僅讓幼兒抓住繪本閱讀的重點——讓幼兒的注意力從小蛇散步的旅程轉移到旅程中遇到的各種水果或食品,引導幼兒觀察水果的形狀,由形狀的相似而猜測到繪本的關鍵所在——蘋果裝進了小蛇的肚子里。
方案二:順藤摸瓜法
幼兒的抽象思維非常弱,幼兒教師的提問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性和原有的生活經驗來進行設計提問,啟發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
如在幼兒園中班健康主題活動“早餐,你喜歡吃什么”中,老師提問:“如果早餐是小魚,會是誰吃呢?”幼兒很快回應:“是小貓。”隨后老師繼續提問:“如果早餐是青草,會是誰吃呢?”幼兒根據已有的認知結構,回答是各色各樣的。有的說:“是小兔。”有的說:“是奶牛。”還有幼兒回答:“是小羊……”幼兒教師開始對小朋友們的回答進行梳理和分析,啟發他們說:“如果早餐是青草,可能是小兔吃的,可能是奶牛吃的,還有可能是小羊吃的。”
幼兒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適時、適宜地進行拓展,并拋出新問題來啟發幼兒思維,讓他們在原有一對一的情況下進行相關的聯想,并轉化為一對二、一對三等等,深化原有的經驗和知識。在順藤摸瓜式的提問中,師幼良好的互動不僅可以有效地拓展孩子們的認知結構,而且也充分發散了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
方案三:自相矛盾法
當幼兒在主題活動中遇到困難,或對問題的看法產生分歧時,教師要多給孩子們一些時間、空間,把問題重新拋還給孩子。教師可用啟發性的問題促使幼兒自己通過比較、分析等方法來嘗試自主解決問題。
方案四:情感呼應法
針對現行幼兒園集體教學提問中出現的有關情感呼應不足問題,可以通過師幼之間親切的互動來進行彌補。
提問本身就是師幼互動的過程,教師提問——幼兒回應——反饋交流,這就好比教師、幼兒在玩拋接球的游戲。當教師拋出去一個球,幼兒拋還給教師,教師再把問題拋還給孩子,在這種循環、螺旋上升式的自主對話中,提高了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在提問的“拋接球”游戲中,幼兒常常會在生成性的活動中有驚人的語言和意想不到的行為,這些就是孩子們拋還給我們的球,教師要及時、有智慧地去接球,并巧妙地把球拋還給孩子。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99久久e免费热视